甲仙震威宮今天首度為百餘年前發生的「甲仙埔抗日事件」舉辦追思會,設置202個受難者牌位,擺設豐盛祭品,普度百年前抗日烈士,家屬情緒激動祭拜先民亡靈。主祭團表示,這些犧牲者是保家衛民的抗日英雄,盼藉由法會撫慰義士亡魂,呼籲「大家一起放下仇恨,希望台灣會更好」。日治時期大正4年(1915年),台南玉井發生慘烈的噍吧哖抗日事件,事件發生前1個月,甲仙、阿里關、五里埔等地大武壠平埔族人群起抗日,依據甲仙鄉誌記載,劉黃、潘春香等志士陸續攻擊日警阿里關派出所、甲仙埔支廳、十張犁日警派出所等地,後續日人平亂導致族人傷亡慘重。 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iframe { margin:auto; display: block; }

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> div { margin: auto; display: block !important; }當年罹難者被日人以「匪徒」之名審判,後代子孫不甘心祖先百年來遭外界汙名化。宗教界人士劉淑鑾發起下,震威宮籌備祈福法會,關山社區居民全員投入,主動訪查與邀請受難者家屬參加法會。今天上午,震威宮廣場擺設豐盛祭品,誦經團以經文超度亡靈,社區巡守隊員配合員警指揮交通,展現社區團結與凝聚力。法會現場放置噍吧哖抗日背景解說牌,也張掛當年的法院審判名單,罹難者遺族陸續抵達會場,面色凝重檢視名單。祭祀儀式開始後,市議員劉馨正擔任主祭官,甲仙區里長聯誼會主席游新儀、安溪城隍廟代表劉淑鑾與震威宮主委許智發等人陪祭;下午替遺族家屬代表張掛象徵「軍榮同功、保衛鄉里」的榮譽獎章帶。劉馨正表示,百年前這些英靈為了鄉土與民族尊嚴犧牲性命,這些烈士的犧牲沒有白費,這段歷史也告訴世人和平的重要性,後人要放下仇恨、追求和平。安溪城隍廟代表劉淑鑾發起追思法會,頒發獎章帶撫慰家屬心靈。記者徐白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震威宮法會會場豎立202個抗日義士牌位,供家屬與外界祭拜與追思。記者徐白櫻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地方人士與主辦單位組成的主祭團追思與祭拜百餘年前的烈士英靈。記者徐白櫻/攝影 分享 facebook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ei20yw2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